本站
非官方網(wǎng)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以官網(wǎng)公布為準!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
語文試題
第Ⅰ卷 閱讀題(共70分)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近來時見“又一波霧霾洶涌來襲”“京津冀持續(xù)受霧霾困擾”,以及“中央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霾黃色預警”和“部分地區(qū)有重度霾”等報道,霧霾已嚴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新修訂的《環(huán)境保護法》,已涉及關于如何治理霧霾尤其是霾的問題。
霾和霧有所不同。“霧”是一種自然天象,古人有“薄霧濃云”“霧失樓臺”之類吟詠,從詩畫的角度看,霧柔美、朦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雖說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種天象,卻全然無此美感,而且隨著人為因素越來越頻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種污染,F(xiàn)代辭書因此釋義為“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渾濁現(xiàn)象”。按當下民間流行的通俗說法,就是PM2.5(細顆粒物)嚴重超標。
霾習慣上也叫陰霾、灰霾或煙霾,這是霾給人的一種很形象的視覺感受:陰沉沉的,灰蒙蒙的,滿天煙塵。近來竟與“霧”組合成“霧霾”而頻頻見諸報端。詞典中不見“霧霾”這個詞,只有“霾霧”(如《后漢書·郎凱傳》“霾霧蔽日”)和“風霾”(如《魏書·崔光傳》“昨風霾暴興”),此外還有“塵霾”“沙霾”“黃霾”等。雖然詞典中不見“霧霾”一詞的身影,但它卻在2013年“榮升”為年度熱詞。
從形式上看,熱詞“霧霾”是舊詞“霾霧”的倒序,但詞義的重心卻因此起了變化。“霾霧”原是“夾雜有塵霾的霧”,中心詞是“霧”;“霧霾”則是“像迷霧一樣的霾”,中心詞就成了“霾”。
“霾”并非新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屢見,卜辭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和“貞茲雨不霾”之類的記載,可見霾很早就對人們的生活有影響了。前人對霾的認識,從《爾雅》到《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紀初編成的《中華大字典》,釋義幾乎是一以貫之的,其中漢劉熙《釋名·釋天》的釋義相對比較全面:“風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塵晦之色也。”“雨”在這里讀為yù,作動詞“降下”講,意謂大風揚起的塵土從天而下就是霾。因為空中滿是塵土,所以劉熙說霾的天象是“晦”,天色像物體被蒙上了塵土一樣昏暗。《晉書·藝文志》說:“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時,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見,滿天塵土的“霾”,與霧不同,可以持續(xù)多日,甚至長達一個月!对贰芬灿兄猎辏1340)臘月“風霾蔽都城數(shù)日”的記載。
“霾”字從結構上說,是“從雨貍聲”。義符是“雨”,說明是一種天象無疑。只是為何要叫“霾”?表聲的“貍”是否也有什么特殊含義?
《字匯補·雨部》說:“霾,與埋通,瘞(yì,掩埋)也。”“霾”之塵土蔽物,有似掩埋,所以古籍多有借作“埋”的,如《楚辭·國殤》中“霾兩輪兮縶四馬”之“霾”。“霾”與“埋”是可以互相通用的。“貍”現(xiàn)在的讀音是lí,是“貍”的異體字,指一種野貓。原來的讀音為mái。原來,表示掩埋義的漢字,最初并非“埋”,而是“貍”。據(jù)說,“貍”之有“埋”義,是因為野貓善于藏伏的緣故。后來,又另造“埋”字,于是“貍于草中”就變?yōu)?ldquo;埋于土中”,“埋”也由此替代了“貍”,而成為表掩埋義的規(guī)范字。
就“霾”字而言,之所以借“貍”表聲,恐怕也是因為“貍”原有的掩埋義,與“雨塵”義相近的緣故吧。
(選自2014年第7期《咬文嚼字》,略有刪節(jié))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霾是一種天象,它不僅毫無美感,而且由于人為因素的介入,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污染。
B.新修訂的《環(huán)境保護法》已涉及關于如何治理霧霾的問題,由此可見,霧霾已嚴重危害到了人的身體健康。
C.霾習慣上也叫陰霾、灰霾或煙霾,霾的這些稱號與霾給人的視覺感受有很大關系。
D.“霧霾”是個新詞,在以前的詞典中見不到它。但“霧霾”近來頻繁兼職報端,并在2013年成為年度熱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霧與霾雖然同是自然天象,但有所不同,其主要區(qū)別就在于霧柔美朦朧神秘而霾沒有霧的這種美感。
B.熱詞“霧霾”與舊詞“霾霧”,雖然只有次序的顛倒,但詞義重心卻因此起了較大的變化。
C.“霾霧”是“夾雜有塵的霾霧”,中心詞是“霧”,“霧霾”則是“像迷霧一樣”的霾,中心詞成了“霾”。
D.“霾”在甲骨文中就已屢見,卜辭有“癸卯卜,王占曰,其霾甲辰”的記載。這說明“霾”在商代就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了。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爾雅》《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紀初編成的《中華大字典》,它們對“霾”的釋義幾乎是一樣的。
B.《晉書·藝文志》說:“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這句話意思是說,“霾”盡管持續(xù)時間長短不同,但塵土中夾雜著未能濕透衣服的小雨。
C.“霾”是個形聲字,義符為“雨”,說明是一種天象,聲符為“貍”,說明“霾”的讀音。
D.“霾”借“貍”表聲,除了取其聲音外,也可能是因為“貍”有掩埋義,與“雨塵”義相近的緣故。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繆昌期,字當時,江陰人。為諸生有盛名,舉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年五十有二矣。張差梃擊事,劉廷元倡言瘋癲,劉光復和之,疏詆發(fā)訐者,謂不當詫之為奇貨,居之為元功。昌期憤,語朝士曰:“奸徒狙擊青宮,此何等事,乃以‘瘋癲’二字庇天下亂臣賊子,以‘奇貨元功’四字沒天下忠臣義士哉!”廷元輩聞其語,深疾之。給事中劉文炳劾大學士吳道南,遂陰詆昌期。時方授檢討,文炳再疏顯攻,昌期即稱疾去。天啟元年還朝,一燝以次輔當國。其冬,首輔葉向高至。小人間一燝于向高,謂欲沮其來,向高不悅。會給事中孫杰承魏忠賢指,劾一燝及周嘉謨,忠賢遽傳旨允放。昌期急詣向高,力言二人顧命重臣,不可輕逐,內(nèi)傳不可奉。向高怫然曰:“上所傳,何敢不奉?”昌期曰:“公,三朝老臣。始至之日,以去就力爭,必可得也。若一傳而放兩大臣,異日天子手滑,不復可止矣。”向高默然。昌期因備言一燝質直無他腸,會顧大章亦為向高言之,一燝乃得善去。楊漣劾忠賢疏上昌期適過向高向高曰楊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時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謹慎之人在上左右昌期愕然曰:“誰為此言以誤公?可斬也。”向高密具揭,請帝允忠賢辭,忠賢大慍。會有言漣疏乃昌期代草者,忠賢遂深怒不可解。及向高去,韓爌秉政,忠賢逐趙南星、高攀龍、魏大中及漣、光斗,爌皆具揭懇留。忠賢及其黨謂昌期實左右之。而昌期于諸人去國,率送之郊外,執(zhí)手太息,由是忠賢益恨。五年春,以汪文言獄詞連及,削職提問。忠賢恨不置。明年二月,復于他疏責昌期已削籍猶冠蓋延賓,令緹騎逮問。逾月,復入之李實疏中,下詔獄。四月晦,斃于獄。
(節(jié)選自《明史·繆昌期傳》)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光復和之,疏詆發(fā)訐者 訐:攻擊。
B.謂不當詫之為奇貨,居之為元功 元:原來。
C.廷元輩聞其語,深疾之 疾:痛恨。
D.小人間一燝于向高,謂欲沮其來 沮:阻止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漣劾忠賢疏上/昌期適過向高/向高曰/楊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時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謹慎之人在上左右/
B.楊漣劾忠賢疏上/昌期適過向高/向高曰/楊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時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謹慎之人在上左右/
C.楊漣劾忠賢/疏上昌期/適過向高/向高曰/楊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時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謹慎之人在上左右/
D.楊漣劾忠賢/疏上昌期/適過向高/向高曰/楊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時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謹慎之人在上左右/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繆昌期正直敢言,挺身揭露丑惡。張差梃擊事,劉廷元等欲以“瘋癲”掩蓋真相,繆昌期對朝士直言揭露,受到劉廷元之流的打擊報復,稱病去官。
B.繆昌期赤膽忠誠,誠心挽留賢良。魏忠賢指使人彈劾劉一燝和周嘉謨并準許上報,繆昌期急勸葉向高以自身去就力爭阻止,后來使劉一燝免遭流放。
C.繆昌期嫉惡如仇,盡力去除奸佞。楊漣上疏彈劾魏忠賢,葉向高認為魏是難得的能扶正皇帝的人,繆昌期力言反駁,致使葉密請皇帝準許魏忠賢辭職。
D.繆昌期剛正不阿,不惜身死冤獄。他因不肯與魏忠賢之流同流合污,同情、保護賢良大臣,遭到魏忠賢等人的忌恨,被羅織罪名下詔獄,最終死在獄中。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昌期急詣向高,力言二人顧命重臣,不可輕逐,內(nèi)傳不可奉。(5分)
(2)而昌期于諸人去國,率送之郊外,執(zhí)手太息,由是忠賢益恨。(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8-9題。
后游
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
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游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后游》。其時,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間,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艱。
(1)全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2)從全詩看,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試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琵琶行》一詩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為明線,詩人的感受為暗線,兩線交匯在“ , ”。
(2)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對此我們可以用周敦頤在《愛蓮說》中的一句名言“ , ”作為理論依據(jù)進行反駁。
(3)《論語》中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述了學習和思考的關系,在荀子的《勸學》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學與思的關系的句子是:“ , ”。
語文學習 http://m.ukshopfit.com/chinese/